【上海發熱門診迎高峰:有人排到昏厥】疫情防控進一步調整,各大醫院的發熱門診率先感受到了巨大壓力。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,申城氣溫創新低,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,醫院發熱門診熱火朝天。有病人說排了4、5小時,還有人體力不支昏厥。上海市同濟醫院前去支援發熱門診的醫生李冰說,即便吃午飯、穿脫衣服的時間壓縮在半小時以內,依然是看不完的病人。這種狀態,可能還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。
發熱門診老年人多
(資料圖片)
“本來就發熱,再長時間暴露于低溫環境下,對于排隊的市民是一個考驗。”李冰告訴記者,這幾天發熱門診病人非常多,早上8點不到已經有80多個號在等了。因此,她盡量早點到崗,抓緊時間看病。
有人直截了當:“醫生,我陽了,發燒不退。”李冰會詢問對方是否有基礎疾病,家中是否備藥。如果只是單純的新冠感染,家中藥品充足,無需來到醫院。“很多病人都是吃過藥的,但是體溫有反復,有點擔心而來的。發熱是有個過程的,并不是說吃一次藥就立馬可以退燒的。”李冰說道。
也有病人發燒時間比較長,李冰會讓他做個血常規、拍個CT。她說,這類病人有的合并了感染,需要使用消炎藥。一位70多歲的老伯,孩子陪同而來,熱度一直不退,他本身就有慢阻肺,發燒后盜汗、嘔吐、精神特別不好。經檢查,老伯其實合并了細菌感染,同時存在電解質紊亂的情況,需要在醫院輸液。
作為三年來多次支援發熱門診的高年資醫生,李冰對發熱這件事比較有發言權,一些危急重癥的鑒別需要醫生的經驗。也正因此,她這兩天接診的老年人比較多,他們中的確有人存在高危因素。
“排隊的人群中,有人由于時間太長而蹲下休息。比較重的病人好幾個,馬上走綠色通道收進去了。”李冰回憶道,昨天一天,排隊的人群中就有幾個人昏厥過去。其中一個是因高燒體力不支的年輕人,另外有年齡比較大的高血壓病人,因血壓控制不佳,排隊過程中突然昏過去;還有電解質紊亂的病人,合并膽總管結石的病人,急性冠脈綜合征的病人等。人群中迅速讓出一條通道,讓這批病人先就診,大家沒什么怨言,這讓李冰十分感動。
此外,同濟醫院的發熱門診接診流程在經過了三年的不斷實踐后,也越來越優化。有的病人發燒,明顯是闌尾炎,就立即走急診通道,不必在發熱門診排隊了。
扛得住的年輕人可先用互聯網看病
當然,發熱門診的病人中,大部分是不需要來的。醫院退燒藥緊缺,有病人排隊3、4小時,只配到了兩粒布洛芬,一下子克制不了情緒,和醫生發生爭執。李冰說,她理解病人,但是現階段的困難擺在眼前,呼吁大家理性就診,可以通過鄰里朋友互助、互聯網醫療的方式來找藥。
令李冰印象深刻的是一位37歲的女病人,發燒連續吃了3天布洛芬,每8小時就吃一次,甚至為了吃藥還調好了鬧鐘,同時還服用了連花清瘟等中成藥。溫度徘徊在37℃-38℃之間下不來,一檢查,體內白細胞下降,肝酶指標偏高,過度吃藥導致的。“其實完全沒必要吃那么多藥。病程也就5-7天,不退燒可以通過物理方式,比如溫水擦拭、冰寶貼等。”李冰說。
還有兩位年輕病人,主訴自己“咯血”,點開手機圖片給醫生看,認為自己吐血了,是不是快要不行了?李冰一看,只是痰中帶血絲,并沒有大口吐血。“突然的高溫降下來后,喉嚨劇痛,咳嗽時痰中帶血絲也是有可能的,簡單說就是咳嗽時候比較劇烈,造成了損傷。”這樣的病人,如果在互聯網上給醫生看一下圖片,也可以得到一樣的診斷,無需再來醫院排隊。
發熱門診迎來第一波高峰
不僅僅是同濟醫院,本市各大醫療機構的發熱門診都已迎來了第一波猛烈沖擊,醫院不得不增加人手,從各個科室調集醫護人力輪流上發熱門診。即便如此,由于就診人員多,排隊候診的時間較長,這讓醫護人員的壓力很大。專家們呼吁,沒有基礎病的年輕人可居家觀察治療,將有限的發熱門診資源留給重癥老人、孕產婦和小孩。
瑞金醫院一位發熱門診的醫務人員發帖稱,一天的發熱門診,中飯也沒顧得上吃。下班了粗略回顧一下接診情況,90%的病人發熱沒有超過39℃,95%的病人發熱沒有超過3天,超過50%病人家中備的感冒藥、退熱藥比醫院還豐富。
這位醫生建議,體溫<38.5℃,精神狀態尚可的,甚至可以不吃退熱藥,喝白開水、休息;體溫>38.5℃,精神狀態可以能耐受的可繼續上述措施,如果感到特別不適,可以使用退熱藥,但兩次服用時間應該達到藥物說明書的間隔時間。特別注意,西藥退熱藥盡量不與中成藥的退熱藥同時服用,防止藥物副作用的發生,大家一定要看看藥物說明書。
居家期間,注意營養攝入很重要,吃好睡好心情好,更利于康復。但是,發熱超過三天仍高熱不退,精神萎靡不振,咳嗽呼吸氣促進行性加重的,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。
標簽: 上海發熱門診迎高峰:有人排到昏厥
- 上海發熱門診迎第一波高峰:有人排到昏厥
- 環球速遞!以品牌戰略助推高質量發展
- 全球最新:西昌國際陽光體育公園項目開工 助力涼山州體育文化服務質量再上新臺階
- 中嶋嶺雄的中日同文同種說是個什么玩意兒
- 當前通訊!《萬壑松風圖》文伯仁(明)-中國名畫鑒賞語音講解(二百七十九)
- 全球快消息!創新農業新業態 鄉村振興繪“花”卷——如東縣城中街道北場村“遇花園”花仙子農業公園及花卉交易廳建設側記
- 簡訊:新疆阿克蘇農商銀行被罰95萬:因貸款管理不盡職等
- 今日最新!中國銀行發布長三角一體化行動方案 支持上海、杭州等地建設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
- 天天快資訊丨一個大膽的世界觀下描寫的一個細小故事
- 神印王座:作為騎士,龍皓晨為何有兩只坐騎?星王最終結局如何?
- 觀熱點:海賊王1070話情報:炸裂,尾田致敬世界杯,尼卡路飛開發新招式
- 全球消息!【三體】說的道理~(純吐槽,個人觀點你覺得是錯的就是錯的)
- “喜歡一個人,就送給她一顆星星”
- 全球頭條:京港地鐵:早高峰客流增長加開臨客,重點設施這樣消毒
- 韓國“中國文學讀者俱樂部”舉辦中國網絡文學作品分享會
- 全球觀點:年減碳近7000噸!北京核心區告別燃油鍋爐,實現清潔供暖
- 浙江文旅:防控優化后 鄉村旅游如何“等春風”
- 世界速訊:通脹預期攀升 歐洲央行緊縮步伐難停
- 天天微頭條丨2022年寧夏冬季旅游啟幕:冬游寧夏?享受陽光
- 今熱點:華安基金:金價V型收跌,市場分歧擴大
- 天天熱點!泰國旅游詐騙案增加 當地警方提醒民眾小心
- 天天觀速訊丨生物科技ETF港股(159615)深度調整,阿里健康一度跌超8.8%
- 環球看熱訊:元旦假期火車票開售 熱門方向為成都、昆明等
- 中歐基金:“復蘇”交易期尚待驗證
- 每日熱門:澳門:20日起來澳人士須持72小時核酸證明
- 【全球新要聞】博時宏觀觀點:穩增長大方向下的市場向上趨勢不變
- 衢州8家站點獲評全國“最美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”
- 2米范圍變凈土?售價299元的“病毒防御卡”系騙局
- 焦點訊息:多數選民對美國經濟前景感到悲觀 認為美國經濟正走向錯誤方向
- 天天視訊!西方國家購物季遭遇“寒流” 民眾消費信心下降、消費能力不足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