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023年房企到期債務逼近萬億大關】在過去的2022年,因流動性承壓、債務壓力高企,諸多房企陷入違約境地。雖然新年已至,但償債壓力仍是房企面臨的一大關。
據中指研究院最新數據,2023年房企償債壓力較大,年內房企到期信用債及海外債合計9579.6億元,相比上年多700億元,房企償債規模有增無減,其中信用債占比65.9%,海外債占比34.1%。
拆解開來看,今年一季度為房企償債高峰,1月、3月房企償債規模均超千億元,其中信用債中有近400億元、海外債中有近700億元為出險企業的到期債務,占一季度到期債務的四成。此外,4月、7月房企債券到期規模也超千億元。
(相關資料圖)
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表示,房企償債壓力較大,仍有可能發生債務違約風險,當前房地產銷售還沒有明顯企穩回升,部分房企受到融資支持有限,個別房企仍有可能發生債務違約。
過去一年,房企面對到期債務多以展期為主,全年通過交換要約重新上市的海外債余額為967.4億元,占全年到期余額的25.8%。在海外債市場,多家房企主動取消海外評級,雖然降低了觸發交叉違約的概率,但也截斷了海外融資渠道。
“根據‘金融16條’的指導原則,信用債可通過協商做出合理展期,境內債償債壓力有望暫緩。從2022年情況來看,到期海外債以展期為主,但一季度到期的部分債券已經歷一次展期,當前面臨二次展期風險,有較高的償還壓力。”中指研究院認為。
房企償債壓力高企,但值得注意的是,行業融資已開始出現回暖趨勢。
克而瑞數據顯示,2022年12月100家典型房企的融資總量為1018億元,環比增加84.7%,同比增加33.4%。在11月多項優化房企融資環境的政策出臺后,房企融資規模出現了大幅增長,年內首次單月融資規模突破千億。
在融資結構方面,去年12月房企境內債權融資833.44億元,環比增加82.8%,同比增加83.4%;境外債權融資26.32億元,環比增加626.8%,同比減少82.9%;資產證券化融資為77.67億元,環比增加87.3%,同比減少31.1%。
境外融資渠道仍然緊縮,當月沒有房企境外發債,境內發債主體則主要是中海、保利、招商蛇口等國企央企。從融資成本看,12月房企平均融資成本為4.34%,環比提高0.7pct,同比下降0.18pct。
2022年12月融資出現翹尾,歸因于政策支持力度加大。去年,監管對房企融資的態度發生根本轉變,從交易商協會表示繼續推進并擴大“第二支箭”、央行及銀保監會出臺“金融16條”、證監會發布“新5條”支持房地產股權融資,房企融資環境發生歷史性轉變。
以最直觀的“第二支箭”為例,光大證券表示,截至去年12月31日,有8家房企披露申請“第二支箭”儲架式注冊發行,合計額度達1210億元。去年11月29日龍湖集團融資支持工具首單成功發行后,美的、金輝、碧桂園及新城加速推進,優質民企合理融資需求得到有序支持。
股權融資的受益范圍則更加廣闊。光大證券表示,至少有31家上市公司公告股權融資事項,已披露募資總額超360億元,資金用途包括保交樓、償還債務、補充流動資金等。涉及公司不僅包含國央企,也包括前期已出險房企,還有部分國企利用定增為配套融資收購優質資產并表。
中指研究院認為,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為行業發展定下基調,政策將繼續滿足項目交付、房企經營、并購重組三方合理融資需求,保證融資覆蓋面的廣泛性;信貸、債券、股權三條主要融資渠道將繼續維持開放狀態,保證融資資金的持續性,房企籌資端流動性緊張問題將明顯改善。
值得注意的是,房企融資翹尾回暖,但銷售端并未沖上高峰。億翰智庫表示,12月市場“翹尾”并未如期出現,各城環比上行并不顯著。當下,經濟和就業修復尚需時日,行業政策仍有空間,政策落實也需要時間,今年市場大概率呈現弱復蘇,一線及核心二線城市有望率先企穩,三四線恢復或較為緩慢。
中指研究院表示,需求端修復、拉動銷售回款才是根本之道。房企要抓住當前融資窗口期,根據自身情況積極對接資金供給方,更要借助融資力量拉動銷售端,推動經營端流動性回暖,從根本上解決流動性問題。調控在供給側發力的同時,如果針對需求端進行改善,房企則有望在經營端也快速實現流動性回暖。
- 2023年房企到期債務逼近萬億大關 一季度為房企償債高峰
- 天天即時看!益陽沅江瓊湖街道開展“家家戶戶大掃除、干干凈凈迎春節”環境整治行動
- 1月不認證停發養老金?多地辟謠:此信息嚴重失實!|當前關注
- 環球觀焦點:益陽赫山:春運路上盡皆美景
- 美國公交車站成露天毒品市場 光天化日下進行毒品交易-全球簡訊
- 益陽高新區2023年迎新春企業家茶話會隆重舉行 全球熱推薦
- 科學家成功合成鐒的第14個同位素
- 英國空基運載火箭發射任務失敗|當前視點
- 【全球新要聞】南縣稅務局“四抓”并舉做好納稅人繳費人滿意度工作
- 故宮郵局迎客 個性化郵票首發 每日速遞
- 河北滄州:真金白銀助創業者和小微企業紓困解難
-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“中國保險業2022年度好新聞”
- 北京西城今年再增義務教育學位1萬個
- 世界快消息!社區“破門而入”緊急救助摔倒老人,社區智能設備發揮作用
- 兩部門: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納稅人免征增值稅
- 新消息丨騰訊:未成年人寒假僅這14個小時可登錄游戲
- 兩名清華畢業的“80后”廳干,擬任新職 世界動態
- 足壇再無“大圣”!33歲貝爾宣布退役_全球微頭條
- 一家八口到三亞過年嫌房租貴買房 環球快播報
- 當前觀點:大容量高能量密度水系鋅電池問世
- 曾義獲批出任太保產險總經理|當前最新
- 是否禁放煙花應當“因城施策”
- 環球報道:銀保監會:同意太保產險發行不超過100億元10年期可贖回資本補充債券
- 世界快報:衛星遙感巡視與災害應急監測技術獲突破
- 觀點:豬肉價格再降,發改委三級預警!為何生豬價格持續下滑?
- 當前視點!一天兩發 中國航天雙喜臨門
- 焦點報道:施強獲批出任融通財險總經理
- 國家公園建設明確時間表路線圖 遴選出49個候選區
- 法國總統馬克龍曾表示普京不是令人不愉快的人-快報
- 距離“千園之城”更進一步 武漢公園總數突破800座_環球速讀




